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6月30日,央广网全民健康科普直播节目《央广营养课》邀请到了食品博士田维娜和食品与营养化学博士刘轶群,详解阿斯巴甜与“零糖零卡”对健康的影响。
阿斯巴甜是一种低能量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它的甜度可以达到蔗糖的160倍到220倍。在达到相同甜度的情况下,使用阿斯巴甜这类甜味剂可节省成本。与之类似的人工合成甜味剂还有安塞蜜、甜蜜素等,这些都是十分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阿斯巴甜及其它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害?直播间专家认为:一种添加剂对于身体是否有害,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一方面,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灵魂,少了食品添加剂,我们的加工食品也不会如此美味。另一方面,要控制好添加剂的使用剂量和适用范围。甜味剂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剂量在我们的国标里面都有非常明确的标识,至于甜味剂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害,需要考虑剂量-效应关系,避开剂量谈效应的所有行为都是不科学的。如果甜味剂的使用剂量和适用范围超出了国标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剂量的要求,一定是对身体有不利影响的。
(资料图片)
面对市面上的众多“零糖零卡”食品,专家提示,一定要看清楚食物成分表,是否为零蔗糖。标有“零糖零卡”的食品,大多为零蔗糖,如果仔细去看食物成分表,会发现里面或多或少都含有除了蔗糖以外的甜味剂。
“零卡”往往也不是绝对零卡。因为对于预包装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里面非常清晰的告诉大家,每100克或者每100毫升食物里面,如果糖含量或者是甜味剂含量小于17千焦,就可以标注为零卡。
17千焦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1千焦=0.2389大卡,17千焦约等于4大卡。1克碳水化合物产生4大卡的热量,糖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所以,17千焦的碳水化合物基本上相当于1克多的糖。也就是说每100克食物或者每100毫升食物里面,如果糖的含量小于1克,营养标签上就可以标注它是零卡。因此,并不是标了零卡就是没有任何热量。
对于近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7月将宣布阿斯巴甜为“可能致癌物”的相关消息,专家一致认为,我们应该理性看待。
首先,报道中的说法为“可能致癌物”,它有一个概率的问题。
其次,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阿斯巴甜或被列为“2B类”致癌因素。致癌因素共分为5类,有1类、2A类、2B类、3类,还有4类。其中,1类是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2A类是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2B类是有可能对人类致癌;3类是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体致癌;4类是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
最后,还要兼顾到一个问题,就是剂量-效应关系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一次世卫组织关于阿斯巴甜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发布。专家认为,研究机构把危害完全的揭示给大家,这是从科研角度去进行的。而我们实际生活中,控制好剂量就可以了,不要过多贪恋所谓的“零糖零卡”。饮料可以喝,但是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希望大家尽可能的不去喝“甜”水。
【直播预告】
糖尿病盯上了年轻人!7月3日20点-22点,原卫生部健康教育指导首席专家孙树侠做客《央广营养课》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在线互动,现场答疑。收看直播,有机会拿到节目送出的健康礼包!扫码即可预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X 关闭
X 关闭
央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记者智陈阳)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消息引发广泛关
日前,2023年WTT常规挑战赛萨格勒布站比赛各单项金牌战打响。在率先进
1、第一名:澳洲方水母。以上就是【钴蓝箭毒蛙饲养,钴蓝箭毒蛙】相关内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北京大学百年
1、胆红素是血液系统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在其代谢后,首先形
中国顶尖神经内镜专家厦门传授前沿技术 中新网厦门7月2日电(杨伏山
“文明出行,平安是福”“请戴好头盔”……一声声文明劝导在迳口社区十
7月2日,赫哲族第十一届“乌日贡”大会在抚远市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天的
小智一周要闻|黑芝麻智能赴港IPO;图森未来或出售美国业务本周智能驾驶
原标题:“蓉火”回蓉!成都大运会火炬传递成都站启动跨越千山万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