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斌是一位高校教师,他最近被人关注是因为去年冬天他在山东临沂当了一个月的外卖员。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一文。文章近日在网上迅速传播,他的这段经历也被大家热烈讨论。
多数人赞赏邢斌以高校文学院教授的身份“向下扎根”的行为,也有一些人对他在文中传递出的某些信息和观点不认可。无论如何,教授扎扎实实体验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并以他特有的敏感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段经历,让社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外卖员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群体,不是一件坏事。
(资料图)
目前,我国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多万人,外卖员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见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之一。但是,就像代驾、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其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一样,尽管人们时常享受到他们劳动带来的便利,却对他们的生活、工作状态一知半解。
文章中,邢斌对自己一个月外卖员的工作做了一个总结:平均每天骑摩托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层楼。他还有具体统计:平均每单挣3.5元,要取货送货两三公里,取货平均等5分钟,骑车8分钟,送货上门平均7分钟,共20分钟。
除了他送外卖的基本情况,文章还涉及个人体验与观察、普通民众的生存成本等等。文章的内容并没有都得到认同。比如,有人就认为个体经验并不能代表全部真实,外卖员并非都像作者展现的那么“苦情”;还有人认为,文章对行业的描述太情绪化,以至于行业看起来像个“周扒皮”。
如果从严谨的角度看,邢斌的体验和文章当然算不上是一次科学的调查研究。他也无意这么做,谈及初衷,他说:“高校教师生活的圈层比较封闭,时间长了会丧失对现实的敏锐度,我觉得自己需要通过这一个月的类似体验,把自己‘恢复’成一个正常人。”
邢斌的文章更像是一次个人化的写作。但也正是因为此,文章才让外卖员的一些工作和生活切面精细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作者的一些情感和体验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共鸣,更让外卖员处在了社会的聚光灯下“被看见”。
并不是每个外卖员都有文学院教授的认识和文笔,他们每天埋头于生活和工作,是相对沉默的群体。从这个角度而言,有人能以他们的身份发声,无论其内容是否全面、观点是否准确,都具有意义。术业有专攻,我们也不能指望一个文学教授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一切、展示一切、回答一切。事实上,我们不能对任何人求全责备,现实生活无比丰富,普通劳动者面临的权益维护、行业发展等现实问题,只有在一次次展示、讨论中才会被看见、被完善。
文/邓崎凡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X 关闭
X 关闭
邢斌是一位高校教师,他最近被人关注是因为去年冬天他在山东临沂当了一
中新社北京9月8日电综合消息:当地时间9月7日,美国国防部副新闻秘书萨
8日上午,文博广场上,由园林职工、少年儿童、老师、家长和市民游客共
如何顺利退还租房合同的押金?掌握退款攻略?没签租房合同不退押金,可以
近日,江苏南京,刘先生通过延时摄影记录下家中仙人球开花的惊艳瞬间。
1、1、1进入我的问问,2、2点击我的设置3、3在第一选项中找到,是否点
南方财经9月8日电,目前,深圳分区暴雨红色预警持续生效中。从深圳市民
针对当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峻复杂形势,公安部部署云南等地公
本报讯(钟兰香)福建省上杭县检察院干警近日联合城东社区工作人员前往
为全面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准确掌握经济发展情况,9月7日,簰